欧盟对华政策由最近在《中欧战略展望》中进行了回顾的《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和《欧盟对华战略的理事会决论》双文件界义。 这些文件共同反映了欧盟和中国合作的基本前提:促进民主、法治、人权以及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尊重,并在政治和经济关系中寻求互惠互利。
欧盟和中国的实际合作议程载于欧盟和中国历年共同签署的年度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和中期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后者涵盖的领域包括:和平与安全、繁荣、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文交流。目前欧盟和中国双方正在审议《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以确定2025年的目标。
《战略展望》于2019年发布,承认中欧关系在挑战与机遇的平衡上发生了变化,并采取了更加果断与多面的方法,将中国同时定义为竞争者、谈判伙伴和制度性对手。在这些基础上,它力求基于公平与互惠,应用灵活、务实和全面的方式建立双边关系,以便于有原则地捍卫利益和价值。对等、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在所有合作领域的公平竞争都将得到加强,特别是在欧盟和中国正在努力达成《全面投资协定》。此外,通过欧盟的互联互通倡议,可以改善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基础设施、贸易、数字以及人文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根据双方在联合国和20国集团的承诺,该战略指导欧盟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促使中国承担新的责任。就其本身而言,欧盟将寻求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欧盟内部的团结、凝聚力和执行力。
最高级别的双边关系是通过每年的中欧领导人会晤进行的,通常在会晤之前要进行三个重要的双边对话:战略对话、高层经贸对话机制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2020年将举行两次领导人会晤,即第22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和将于德国莱比锡举行的中欧领导人特别会晤。
政治关系
欧盟和中国每年举行一次战略对话,讨论双边关系,重点是外交与安全政策,由代表欧盟的高级代表/副主席和代表中国的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出席。欧盟旨在加强与中国在外交政策和安全问题上的接触,并将继续鼓励中国动员其外交和其他资源来支持国际安全; 根据国际法为欧盟附近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确保在中国东海和南海的航行和飞行自由;根据法治和平解决争端;与中国在裁军、核不扩散、反恐和网络空间上寻求共识;并探索与中国建立三边合作的机会,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力建设和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维和行动。
“联通欧洲和亚洲的欧盟战略”为欧盟提供了参与框架,在遵守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寻求运输、能源、人文和数字联通的协同作用。欧盟准备以可持续性和全面性为支柱,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指导原则,探讨互联互通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间可能的合作领域,以实现从欧洲到亚洲具有包容性、可互操作的基础设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