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驻华大使郁白在欧洲日暨告别招待会上的讲话(2022年7月8日周五)

吴红波大使阁下,
各位同事、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感谢各位来宾今天与我共同庆祝“欧洲日”,一个受北京防疫措施的影响而已经推迟两个月的“欧洲日”。我本人即将离开中国,结束我为期4年的任期。那么,在这一刻,我感到极为地荣幸和愉快,能够与各位相聚在欧盟驻华代表团。

        我人生第一次访华,是1979年的1月。随后不久,就在1980年9月,我第一次被派遣到北京当外交官。极少的人有幸站在这一条前线,见证中国“伟大复兴”的推进,并经过40年的努力投身于(全方位)构建欧洲人与中国人之间的桥梁,促进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在我交班给下一任大使前,请允许我在此分享我个人对目前双边关系的评估,并表达我对未来的希望。

        中欧关系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但是势头有所缩小。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反之亦然;但是,贸易出现了越来越不平衡,欧洲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中国防疫“清零政策”下的反复“静态管理”、供应链中断、国际流动受限等重重冲击。此外,尽管如期完成了谈判,但《中欧投资协定》被政治分歧绑架。欧洲的农业产品出口所遇到的重重壁垒,与双方乐见的《地理标志协定》形成鲜明对比。双方在世贸组织积极探讨推进所需要的改革,受到包括对立陶宛的经济胁迫问题的干扰。气候、环境和能源密切合作,处于经济下行压力的阴影下。

        4月,中欧领导人会晤体现出令人担忧的认知差异,事关对俄罗斯不正义入侵乌克兰的本质和其所带来的后果。这场残酷的战争已蔓延4个多月,我们继续呼吁中方加紧努力维护《联合国宪章》下的多边安全秩序。若能够彰显积极的决心,帮助欧盟阻止俄罗斯的强权政治,将大大有助于加强信任、缓解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危险质疑。正是该国际秩序,在过去、今天和未来,对欧盟和中国都有好处。

        欧盟仍然期待重启我们人权对话。我们之间有哪些分歧,国情有哪些不同,但双方都需要履行《联合国宪章》,保证不可分割的权利,这包括经济、社会、公民和政治权利。我在此希望提起中国的人权律师,因为就在明天,标志他们7年以来无法进行他们崇尚的工作使命。

        中国传统说:“阴阳”的平衡需要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出现了不协调的状态要恢复平衡。于是我呼吁“对症下药”,使得中欧关系发展能够回到实现其巨大潜力的正道上,并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给我们双方人民带来稳定、安全与繁荣。

        最后,请允许我在此与大家共同举杯,庆祝中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