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呼吁扩大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
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常务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今天共同主持了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HED)。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欧盟和中国讨论经济和金融事务以及贸易和投资合作的主要平台。
具体而言,双方讨论了欧盟、中国和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东布罗夫斯基斯常务副主席特别强调了俄罗斯无端入侵乌克兰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以及粮食和能源安全的影响。双方讨论了市场准入和供应链问题,东布罗夫斯基斯常务副主席呼吁在欧盟关切的中国市场准入问题上取得进展,并在透明、可预测和对等基础上重新平衡欧盟-中国经贸关系,以及加强多边合作的潜在途径。
关键议题
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欧盟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重申了欧盟在华出口商和投资者对整体营商环境的担忧。东布罗夫斯基斯常务副主席特别提出了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尤其是在农业食品出口、医疗器械、化妆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领域。欧盟和中国还承诺重启有关酒精饮料出口的讨论。双方确认就出口管制技术层面信息交换达成共识,从而为澄清各自的政策措施提供平台。
欧盟尤其欢迎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副主席尤罗娃(Jourová)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2023年9月18日在北京达成的协议,从而确保非个人数据的跨境流动更加便捷。在知识产权领域,《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实施取得了良好进展,被视为向前迈出的积极一步。
双方还讨论了透明和可预测的供应链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关键原材料方面。 双方同意继续就可能新建立的中欧原材料供应链透明度机制进行磋商。 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欧盟解释了其去风险战略,并强调了避免供应链武器化的重要性。与中国脱钩,是欧盟不愿意看到的。欧盟捍卫基于全球贸易规则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开放和公平的贸易,并反对保护主义。
双方已经处理了一些具体的行业问题,如放宽对欧盟化妆品制造商的审批。欧盟化妆品制造商面临着日益繁琐的标签和许可协议,欧盟欢迎成立一个新的工作组来解决这些问题。欧盟还希望就改善欧洲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进行讨论。消除壁垒是一个互惠互利的问题,也将直接改善中国人民的福利,为其提供最好的医疗卫生技术。中国主管部门承诺处理积压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申请许可,欧盟对此表示欢迎。
在讨论全球经济前景和宏观经济政策时,欧盟鼓励中国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性改革,以重新平衡经济,使其走上更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道路。经济再平衡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减少国内失衡和不平等,也有利于欧盟和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因为这将有助于提高全球经济增长的韧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在这方面,欧盟期待将于几个月后重启中欧宏观经济政策和财金领域对话。
双方同意建立一个新的中欧金融监管工作组,在关键领域开展工作,包括相互开放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确保在可持续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合作;完善金融行业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则,这对我们的运营商确保兼容性至关重要。工作组将研究外国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包括跨境共享金融数据的可能性。
双方还讨论了合作应对全球性共同挑战的问题。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了粮食和能源安全挑战。在此背景下,东布罗夫斯基斯常务副主席呼吁中国在确保持久和平和减轻战争的经济后果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他感谢中国在核不扩散方面所做的工作。
最后,欧盟和中国讨论了加强多边合作的可能途径,包括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内参与债务减免工作,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内进行协调。双方还就 2024 年 2 月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的筹备工作和预期交换了意见。
背景信息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von der Leyen)主席和习主席就重启中欧高级别双边对话达成一致后,中欧经贸高层对话随即展开。这是常务副主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四日访问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与中国领导层和欧盟企业就宏观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问题进行的数次会晤。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一个探讨广泛的地缘政治议题和深入磋商具体问题与关切的重要论坛。此外, 常务副主席在外滩金融峰会和清华大学(分别)发表了公开演讲。
欧盟和中国是主要的贸易伙伴:2022 年,双边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 23%,达到创纪录的 8570 亿欧元。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 3.1%,达到 2300 亿欧元,而欧盟自中国的进口增长了 32%,达到 6260 亿欧元。因此,欧盟双边逆差也达到了创纪录的 3960 亿欧元,比 2021 年增长了 58%。
2022 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中国是欧盟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占欧盟出口总额的 9%。中国占欧盟进口总额的 21%,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超过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美国,12%)和英国(7%)的总和。
引语
欧盟和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但我们的关系面临着逆风,特别是中国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立场、市场准入问题以及更广泛的贸易和投资挑战。因此,在今天的高层对话中公开讨论这些问题至关重要。我们的关系需要重新平衡,以便在透明、公平、可预测性和互惠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很高兴我们在解决市场准入问题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意就出口管制交换信息,成立一个新的金融服务工作组,并继续我们的宏观经济对话。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欧洲公司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在这个时候,这些都是重要的进展。欧盟将继续就这些问题与中国进行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