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在欧盟驻华代表团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研讨会上的演讲

 

你们好,大家早上好。

首先让我欢迎米歇尔·巴尼耶先生。他曾担任过法国总理,两次欧盟委员会委员,以及包括法国外交部长在内的法国多任内阁部长。很容幸能邀请您出席今天的活动。请大家与我一同用掌声欢迎巴尼耶先生的到来。

我还要感谢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李健先生参加今天的活动。

女士们,先生们,

来自中国和欧洲的朋友们,

我很荣幸地欢迎各位出席本次研讨会,这是我们为庆祝欧中关系50周年而举办的活动之一。50周年是一个能够让我们回顾50年来欧中关系的成就、审视当前的挑战并共同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的绝佳时机。本次研讨会无疑将为此做出贡献。

今天,来自欧盟和中国的30多位优秀嘉宾将就当前的欧中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并重点关注促进平衡、坚守承诺和承担责任这几大主题。我谨向来自中国和欧盟的各位演讲嘉宾表示感谢,他们其中有人专程从欧洲远道而来参加此次讨论。

上周在欧盟驻华代表团举办的欧洲日招待会上,我在致辞中便提到,过去50年来,欧盟和中国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当时的欧洲共同体仅有9个成员国,如今已扩大至27个。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大,我们已逐步发展为一个深度融合的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和社会市场。更重要的是,欧盟是一个和平、基本自由、民主、法治和繁荣的堡垒。

我们应如何描述过去五十年的历史?我们当前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确保未来在几十年保持一个稳定、富有成效并互利共赢的关系?

众所周知,自2019年以来,欧洲联盟一直将与中国的关系描述为多层次的。中国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我知道,我们的中国朋友和对话者们不喜欢其中的一些描述。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描述是合理的,并且它并非是一种战略。它经过演变、现在仍在演变并且未来还会演变。最终,该描述得到27个成员国在最高层面——欧洲理事会——的确认和批准。

让我先从这一描述的最后一点,即系统性对手展开。

诚然,欧中拥有不同的政治体制,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在过去50年中发展紧密关系并开展合作。然而,在2019年,在一些对欧盟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如人权问题和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我们看到欧中之间在观点和叙事上存在着严重分歧。

但是,中国恶化为欧盟的系统性对手的最重要因素在于,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欧洲明显注意到中国对俄罗斯提供了政治和外交支持。这公然违反了对中国而言极为重要的原则,如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内政。我要提醒大家,普京自己宣称其意图是推翻乌克兰政府。这公然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的绝大多数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之所以同意被载入《联合国宪章》就是为了防止此类侵略行径。

没人指责中国是本次侵略的起因或侵略的积极参与者,但事实确是,中国迄今仍不愿将这场战争称为战争,不愿将侵略者称为侵略者,不愿将受害者称为受害者。并且,中国对俄罗斯提供的外交、政治甚至物质支持正已不断损害了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和声誉。

让我们谈谈现在和未来。明天,俄罗斯和乌克兰或许会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一场重要会晤,或许还有其他国家的参与。只有乌克兰才能决定实现公正和可持续和平的条件。欧洲联盟已经多次表示,乌克兰可以相信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无论需要何代价,无论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欢迎中国坚持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我们欢迎中国最近对欧盟参与和平谈判的呼吁。然而,我们仍然对中国反复呼吁建立的新欧洲安全架构,或强调和平需要尊重所谓的合理安全关切感到担忧。请让我在此明确一点:任何合理的安全关切和所谓的根本原因,都不能以任何形式为发动侵略行为辩护。中国现在再次有机会发挥其影响力,并利用其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说服俄罗斯立即同意停火30天。在这个事关欧洲联盟生存的问题上,中国现在和未来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改善欧中关系至关重要。

 6 月份即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人权结构对话,将是我们自 2023 年恢复该机制以来的第三次对话,而欧中战略对话有望在7 月初举行,届时王毅外长将前往布鲁塞尔并与我们的新任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举行会面。这些对话将是欧中之间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的良机。

我想简要谈谈我们关系中竞争的一面。50年前,欧洲共同体与中国之间的年贸易额相当于20亿欧元。现在,每天的双边贸易额都超过了20亿欧元。欧中贸易增长了365倍之多。如今,欧洲联盟和中国位列世界三大贸易力量。欧盟是中国商品的最大单一市场。然而,在我们的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失衡现象也愈发加剧,其中一些失衡更是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风险。我特别指的是贸易和经济失衡,这已成为2024年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贸易逆差之最,创下了吉尼斯的历史纪录。

引起人们高度担忧的并非我们存在逆差,即便逆差规模巨大,因为逆差和顺差都是正常贸易的一部分。然而,这种贸易流向和投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自身经济持续严重扭曲的结果。中国工业产能过剩是由过度补贴和房地产危机造成的,房地产危机导致需求和消费不足,这令我们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工业基地面临风险。欧盟并非是受此影响的唯一经济体,很多全球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也同样受到影响。
这些影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需要中国去解决。事实上,我们认可中国政府最近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所展现的决心和所做的努力,尤其是针对消费不足这一关键问题。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所看到的情况,以及从我们企业得到的反馈(其中一些企业今天也在现场)都表明中国市场正日益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从2017年到2024年,中国经济,即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40%,这确实令人瞩目。然而,在同一时期,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却减少了30%。而且这种情况仅发生在中国。有时我们听到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我们的经济不够有竞争力所导致的。但同样的情况在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存在。所以,这里显然存在问题。当欧盟商会在2022年列出947项市场准入壁垒或市场准入存在的问题时,这些问题就已经显现了。而到2024年,这一数量增加到了1058项。我想明确地告知我们的中国对话者,要知道,还未获批的欧中全面投资协定(CAI)和电动汽车关税并不是核心问题,他们对中国对欧出口的影响不到2%。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是这1058项问题。我们正在与我们的中国朋友进行讨论。欧盟委员会委员谢夫乔维奇(Sefcovic)曾访问北京,与王文涛部长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果的讨论,相关讨论还在继续。但我必须说,目前我们尚未看到任何进展。这确实令人担忧。 

现在是我们伙伴双方超越单纯对话并取得真正进展的时刻。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无需受制于他人的言论或行动。我们之间有自身的双边问题,应集中精力去解决、去攻克。我们无需跨越太平洋或大西洋去寻求解决办法。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双边层面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中国是我们的伙伴。这段伙伴关系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我们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环境。2023年,李强总理在与冯德莱恩主席对谈中提到,绿色是我们合作的底色。他说得非常对。我们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和欧洲联盟的合作成果斐然。

我们期望中国能有更大的雄心。欧盟正在引领气候目标的雄心。我们期待中国在气候行动方面展现更大的雄心,并积极回应我们的这一倡议。这在当下显得极为重要,尤其在当前美国已经退出了相关协议。我们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也要继续深化合作,确保相关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接下来,我们将会开展多轮对话,并且有望在7月末举办欧中峰会。我们要朝着达成具体成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努力。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我们急需为双方关系注入稳定性,并且推动合作取得实际进展,这至关重要。

最后,让我再次引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在5月6日写给习近平主席和李强总理贺信中的原话:“建立在公平和互惠基础上的平衡关系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我们应携手探寻应对共同挑战的解决之道,并且为了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深化我们的参与与合作。

正如谚语所说, 无人能在孤立中蓬勃发展。推动欧中关系向前发展,是我们的责任,承担责任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而非全球其他行为体的行动。

欧洲联盟愿意做出必要的努力。我们也呼吁中国和我们共同努力。

非常感谢。

 

*****

点击链接了解活动更多信息:https://www.eeas.europa.eu/delegations/china/%E6%AC%A7%E4%B8%AD%E5%85%B3%E7%B3%BB50%E5%B9%B4%E8%AE%BA%E5%9D%9B_zh-hans?s=166